百校研究生颂百年|爱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西南交大学子的偶像——茅以升先生
111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党中央决定,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引导广大党员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今天,百所高校研究生接力讲述
“四史”活动走进西南交大
我们接过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的接力棒
为您讲述
中国现代桥梁奠基人
茅以升先生的故事
我是西南交通大学“四史”
学生讲述人
王童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20级硕士研究生
制作:西南交通大学电视台
有一位老人,
他以91岁的高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是一位仅有两年党龄的“年轻”党员,
他就是茅以升先生,
西南交大人敬爱的老学长、老校长,
著名的科学家、工程教育家,
中国现代桥梁奠基人,爱国知识分子。
茅老终其一生为国为民,
听从党的召唤。
他将滚烫的爱国火种
播撒至每一位交大学子的心田。
学成海外,毅然归国
1916年,茅以升从交通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今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后,获官费保送赴美留学。1917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专业硕士学位,并荣获康奈尔大学优秀研究生“斐蒂士”金质研究奖章。因茅以升成绩特优,从此康奈尔大学免试接收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的毕业生,为中国的大学特别是母校赢得了荣誉。
▲青年时期的茅以升
1919年获美国卡耐基理工学院(现为卡耐基梅隆大学)博士学位,是该校的第一位工科博士。其博士论文《桥梁桁架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在美国完成博士学业后,茅以升因其卓越的才华被美国强烈挽留,但他毅然放弃美国的一切机会。一封来自祖国的请求教职信,让茅以升看到了报效祖国的希望,他甚至没有等到毕业典礼,就已经踏上祖国大地,开始了他与国家和人民的故事。
1933年至1937年,茅以升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
▲1937年8月已复原的钱塘江大桥,茅以升炸桥时赋诗“徒地风云突变色,挥泪炸桥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957年10月15日通车的武汉长江大桥。
1955年至1957年,茅以升又任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承接了修建我国第一个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任务。
座座桥梁,架起了中国通向繁荣富强的道路,茅以升对党的工作的极端负责赢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茅以升的十足信任。
▲1956年毛泽东主席会见茅以升等科学家
心系人民,与党同行
国民党执政上海时,曾因茅以升深受人民信赖的科学家身份,邀请他出任上海市政府秘书长,被茅以升婉言拒绝。但当得知国民党撤出上海将可能破坏工厂、迫害龙华监狱的300名进步学生时,他又主动申请担任政府秘书长一职,以换取三百名进步学生的安全。在保证了学生们的安全后,他立刻辞去职位。
与对待国民党的态度截然不同,1959年,茅以升应周恩来总理邀请亲自审查建设了位于北京的一处万人礼堂。
建造完成后,周恩来总理公开征集礼堂名字,茅以升写下了他心目中的名字——人民大会堂。
▲1959年8月竣工的人民大会堂
“人民”二字一直萦绕在茅以升心间,一如他所说的“我们知识分子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跟着共产党前进”。
入党未准,重任在肩
1962年,66岁的茅以升郑重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入党申请。作为一名科学家,茅以升对信仰的选择是严肃而审慎的,经过多年的观察和体会,他决定从一个无党派人士转而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次申请却没有得到批准。
周总理说:“这个也要看个人的情况,茅老这样的同志是入党对国家有利,对党也有利,还是留在党外工作,对国家、对党更有利?”
如果留在党外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茅以升愿意像他誓言说的那样去做。他将选择权留给了党,无论去留,只要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党,他都愿意遵从决定。
为国引才,奔走呼号
那时候,有留学背景的茅以升刚刚当选“留美学生家属联谊会”的会长,周恩来总理希望他以一个民主人士或者民主党派人士的身份,来劝说在国外的知识分子们回国,建设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茅以升以留美学生家属联谊会会长的身份,在世界各国的海外同胞之间奔走,向众多有着“楚才晋用,报国无门”忧虑的同胞们呐喊:“希望你们回来,希望你们回来,有的人说报国无门,报国无门这个话是错的,现在我们报国有门!”
▲1979年6月,在康奈尔大学的欢迎会上,
茅以升(左二)率中国科协代表团访问美国
1979年,茅以升在匹兹堡的演讲中这样说道:“现在我们的祖国在搞现代化,这不是瞎说的,我们搞了原子弹,也发射了人造卫星!所以,在美国的中国同胞,回国来帮助祖国吧!”有好几个留学生当时就说他们要回去,要为祖国服务。美国科技界最高奖国家科学奖获得者、西南交大校友林同炎,就是在这次动员之后回到了祖国,为开发浦东作出了杰出贡献。茅以升在海外奔走呼号数十年,为祖国迎回来一大批科技人才。
茅以升也充满着对祖国科技未来的忧思,“科普是通往科学的桥梁,应该让孩子们先通过。”茅以升呕心沥血、不辞辛苦引导青少年爱科学、用科学,献身祖国的科学事业。
茅以升之女茅玉麟这样回忆:“父亲的客厅,不时接待一批又一批少先队员,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他‘我们的茅爷爷’。面对全国各地的青少年的来信,父亲总是逐一亲自解答。”看到自己儿时母校镇江二中的孩子们奋发向上,茅以升总是从心里感到高兴。
夙愿终成,信仰长存
1985年,年逾九十的茅以升抱着对党最大的忠诚,再一次向党提交了入党申请:“是继续在党外还是吸收入党,怎样对党有利,对国家和人民有利,我就应当怎样做。”
23年来茅以升都履行着自己的誓言,走到人生尽头的时候,他仍然把选择权交给了党。“如组织上认为我仍以党外人士工作为宜,则可否考虑在我身后完此夙愿。”
▲1987年,茅以升以91岁高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7年10月12日,茅以升高举右手,一字一句地宣誓入党。他那苍老而稍带嘶哑的声音,掩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我的前半生,自诩‘无党派’‘超政治’,是一个一贯崇尚‘科学救国’‘工程救国’的民主主义者。抗战胜利后,我目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摧残民主,投靠帝国主义,开始认识到只有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起来革命,才能救中国。今天,是我一生中最光荣、最难忘的一天,我入党了!”
1989年11月12号,93岁的茅以升先生与世长辞。短短2年党龄,却是对这位忠诚的共产党员最大的认可。
茅玉麟提起自己的父亲,这样描述:“中国共产党就是为百姓,为大众来服务的,他也是这样。所以他的想法和中国共产党是不谋而合的。所以他会义无反顾地去追随他,直到永远。”
1991年,西南交通大学在九里校区为茅以升先生塑像,陆定一副总理题词:“爱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茅以升同志”;2006年,在峨眉校区塑像;2016年,将九里校区图书馆命名为“茅以升图书馆”。
▲茅以升图书馆
广播剧《茅以升》,制作:西南交通大学广播台
“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
我已走过十之七八。
回首前尘,历历在目。
崎岖多于平坦,
忽深谷,忽洪涛,
幸赖桥梁以渡,
桥何名欤?曰奋斗。”
茅以升先生,一生造桥,他以对祖国、对人民的一腔赤诚造事业之桥、搭人才之桥、筑科普之桥、铺信仰之桥。他以超群的工程能力为祖国通往现代化建设架起了坚不可摧的科学技术之桥,用传承教育之心搭建了通往未来的科学精神之桥。作为祖国盛世火炬的传递者,新时代中国研究生必当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讲党史故事,承红色基因
@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
下一段党史故事,由你们讲述!
活动指导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发起主办单位:《中国研究生》编辑部
四川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本期主办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本期承办单位:“扬华研究生”微信平台
欢迎关注官方新浪微博:扬华研究生